Category:

健康文獻 網路分享


台電員工遭電擊,由消防人員送醫救治。(民眾提供)

李惠芬/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丹娜絲導致中南部多縣市停電,台電動員大批人員搶修。嘉義15日傍晚傳出1名員工多在義竹鄉搶修時,在架空線路工程遭電擊重傷,全身燒燙傷20%,當場失去呼吸心跳,被送往台南市柳營奇美醫院急救,目前使用葉克膜維持生命,情況不樂觀。

台北市消隊局表示,有人被雷擊中後,往往會覺得他身上還有電,因此不敢向前搶救而延誤了救援時間。實際上,必須掌握第一時間及時搶救,並施予正確CPR。雖然被雷擊者不一定致命,有的觸電遭受輕微燒傷,需以燒燙傷的SOP「沖、脫、泡、蓋、送」處理,衣物暫時不要強迫移除,甚至有人被雷擊而觸電引起肌肉痙孿,

中央氣象局教戰避免雷擊的方法:

1.不要接近孤立的凸出物

像高樓、鐵塔、電線杆、煙囪等,更不要站在空曠的高地上或大樹下,因為這些孤立而凸出的物體,往往容易成為目標而遭受雷擊。

2.不要待在水面上:

也就是說,避免在戶外游泳或划船,甚至是任何的戶外水上活動都不適合,因為水面上的人和船也是相當凸出的物體,容易成為放電的目標。

3.不接近金屬及潮濕物:

因為這些都是容易導電的物體,所以打雷時,千萬不要接近電線、自來水管、銅器、鐵器等物品,另外,也要提醒您,最好能夠避免穿汗水浸濕或雨水淋濕的衣物,也不要靠近潮濕的牆壁。

4.雷擊發生前,天氣會變得很沈悶:

在戶外活動時,要提高警覺,格外小心,盡速走避或返家。

5.雷擊發生易導電區域:

不可在曠野活動,或在稜線上行走,也不可在水中游泳、湖中划船、池旁釣魚,以免自身成為突出的導電目標。

6.避免躲區域:

切勿接近鐵塔下、樹幹下、電線桿下,以避免遭落電擊傷。

7.身上不可攜帶金屬物品:

如雨傘的高架、帳柱頂上的鐵帽、小收音機及其他金屬用具等,預防感電。

8.絕對避免:

勿在雷雨中散步,更不可穿著濕衣服在雷雨中活動。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醫師提醒,太陽眼鏡的鏡片顏色多樣,選擇應以功能為主;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照片來源:shutterstock)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

夏日陽光熾熱,紫外線(UV)強烈易傷眼,隨時間累積,恐增加白內障及黃斑部病變的風險,醫師提醒,要做好「眼睛防曬」。面對市售太陽眼鏡的鏡片顏色多樣,選擇應以功能為主,又以灰黑色為佳,藍色反有害,而紅色、玫瑰色僅具裝飾作用。

藍色反有害 紅色玫瑰色僅裝飾用

振興醫院眼科部一般眼科主任許粹剛說明,太陽眼鏡的鏡片顏色以灰黑色最佳,可以讓各種顏色的光線平等通過,使透過鏡片的光線最自然;次要選擇是茶色、琥珀色,能吸收被空氣中水氣或灰塵散播的藍光,可增強對比,細微處也看得清楚。

許粹剛指出,也可以購買黃色鏡片,適合室內或夜間駕車,能擋掉刺眼亮光,避免行車意外。然而藍色鏡片會吸引有害的藍光通過眼睛,可能提高黃斑部退化風險,不建議使用;紅色及玫瑰色鏡片則僅具裝飾作用,無法有效防護眼睛。

許粹剛也提醒,市面上有些廉價產品標榜國家標準認證「UV400」,實際防護效果卻未必達標。選擇太陽眼鏡要注意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將濾鏡分類分為0至4類,光照穿透率由高至低依序為80-100%、43-80%、18-43%、8-18%、3-8%;紫外線遮蔽率由低至高則為0-20%、20-57%、57-82%、82-92%、92-97%。

戶外活動 紫外線遮蔽率要75%以上

許粹剛指出,一般戶外活動建議選擇紫外線遮蔽率75%以上的鏡片,例如爬山、雪地等活動時,且最好選用全罩式設計;濾鏡分類4的光照穿透率僅3-8%,則不建議駕駛時配戴,以免造成危險。

此外,許粹剛說明,購買太陽眼鏡時,可檢查鏡片品質,將鏡片對著日光燈輕輕移動,若鏡片上反射的影像扭曲變形,便代表品質不良,同時可請專業眼鏡行協助測試鏡片抗UV功能,並要求開立合格證明,提醒今年夏天高溫炎熱,千萬別讓紫外線悄悄偷走視力!

許粹剛也指出,太陽眼鏡要注意配戴舒適,戴上後,睫毛不宜碰觸到鏡片,否則代表鏡距太短或鼻架高度不夠,若是長時間配戴不合適的眼鏡,很可能迫使眼眶周邊肌肉長期出力,進而造成眼眶肌肉疲勞,因此款式須適合臉型且戴起來穩定。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暑假期間是青少年在外活動的高峰期,也是最容易發生犯罪或被害案件時期,為了倡導青少年從事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桃園市龜山警分局在銘傳大學桃園校區體育館,舉辦114年暑期青春專案「眾望所歸(龜)奧運國手羽球體驗營」活動,開放12至18歲的國、高中學生報名參加,並邀請2024巴黎奧運羽球混和雙打國手李佳馨、2025年斯洛維尼亞系列賽混和雙打冠軍吳冠勳擔任活動講師,現場指導青少年羽球規則、動作及技巧等,此次報名反應熱烈,統計共有80名青少年報名參加,呼應龜山分局提倡青少年多加參與正當休閒活動之目的。

此次報名反應熱烈,統計共有80名青少年報名參加。圖:警方提供

警方提到,此次青春專案2大保護方式為「精準查察-防止青少年遭受一切危害」及「有效宣導-使青少年免於危害及觸法風險」,4大保護重點為「嚴防新興毒品」、「遏止組織犯罪」、「打擊詐欺」及「防制性暴力」,龜山分局會持續針對青春專案重點工作項目積極查察,展現警方淨化妨害青少年成長環境、防制青少年被害的決心。

S 467829061 0 scaled
暑假期間是青少年在外活動的高峰期,也是最容易發生犯罪或被害案件時期。圖:警方提供

龜山分局長張鶴瓊表示,今(114)年的青春專案自7月1日起至8月31日止,為期共2個月,希望青少年多多從事有益健康的戶外活動,鼓勵青少年發揮才能,勇於追逐夢想,並呼籲家長及青少年朋友們可以善加運用「打詐儀表板」,掌握最新防詐資訊,共同提升防詐意識守護財產安全,共同營造讓家長安心,孩子開心的暑假生活。


本文由《桃園電子報》原始發布,部分資料引用自授權來源。您可透過轉貼連結方式分享本文,未經授權,請勿重製、複製或轉載內容。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羅宋湯以牛腱肉為主,加入紅蘿蔔、馬鈴薯、番茄、等食材等食材後放入壓力鍋,不僅簡單快速,還能兼顧蛋白質、蔬菜與澱粉。(圖擷取自freepik)

紀麗君/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在忙碌的育兒生活中,如何兼顧營養與方便,成為不少家長每日面臨的挑戰。對此,愛群兒童成長診所小兒科主治醫師陳如瑩分享,一道「一鍋到底」的懶人料理:羅宋湯。以牛腱肉為主,加入紅蘿蔔、馬鈴薯、番茄、等食材後放入壓力鍋,不僅簡單快速,還能兼顧蛋白質、蔬菜與澱粉,自家小孩也很愛喝。

陳如瑩在臉書專頁「陳如瑩醫師 – 小兒腸胃 / 親子減重 / 瘦小偏挑食」發文分享配料,以牛腱肉為基底(可用醬油膏+蒜頭醃一下),搭配紅蘿蔔、馬鈴薯、番茄、高麗菜與菇類,再加上義大利香料與月桂葉提味,只需放入壓力鍋或電鍋中煮熟,一鍵完成。用壓力鍋煮出來的湯頭酸甜清爽、肉質軟爛,當成湯,或是加在孩子喜歡的造型義大利麵或白飯上,一餐就簡單解決!

陳如瑩分享,料理小撇步提供給忙碌家庭參考:

●運用番茄罐與辛香料增加風味,無需額外加鹽即可入味。

●湯品可冷藏分裝,作為平日便當或快煮料理的預備湯底。

●將湯汁淋在義大利麵或白飯上,一鍋就能變化出不同吃法。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新店鐵皮工廠起火,濃煙衝天。新北市政府環保局指出,請鄰近民眾緊閉門窗,待火勢撲滅後再開窗通風,外出務必配戴口罩。(記者鄭景議翻攝)

李惠芬/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新北市碧潭高爾夫球場旁一處鐵皮工廠於深夜發生大火,今日晚間9點起火,新北市政府消防局表示,火勢已於晚間9時45分控制,無人員受困。不過,由於現場濃煙直竄,提醒鄰近區域民眾應緊閉門窗,外出建議配戴口罩。

新北市政府環保局指出,經模擬分析,主要可能影響範圍為新北市新店區、台北市文山區。另依微感測器動態分析,亦可能波及中和區、永和區及板橋區等地,請鄰近民眾緊閉門窗,待火勢撲滅後再開窗通風,外出務必配戴口罩。

國民健康署針對空氣品質不良情形,提供民眾以下自我保護2策略:

● 建議外出時可配戴口罩,從戶外進入室內後,記得洗手、洗臉並清潔鼻腔,同時適當關閉門窗,以減少細懸浮微粒(PM2.5)之暴露(配戴口罩時應儘量與臉部密合)。
● 應減少在戶外活動時間;尤其是老年人、兒童及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更應注意。

日前台南KSS工廠也是夜半大火,因火場有一堆電線、PVC塑膠線材,這種材質燃燒起來易產生戴奧辛,是屬於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一級致癌物。因此,只要是火災發生,勿衝去現場觀火,最好待在家裡緊閉門窗,甚至室內有空氣清淨機的都要開起來,出門也最好戴N95口罩,若有吸吸道敏感的民眾,發生胸悶、咳嗽加劇,儘快就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學者說,依中醫觀點夏日宜養心,紅色蔬果富含植化素,不僅可補心氣、養心血,也有抗發炎、保護心血管等功效;示意圖。(圖取自freepik)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夏季高溫炎熱陽氣盛,容易心火偏旺,因此,養心也是這個時節的調理重點。營養學者洪泰雄於臉書專頁發文表示,依中醫觀點,夏日屬五行中的「火」,對應人體臟腑為「心」,而紅色蔬果富含植化素,不僅可補心氣、養心血,也有抗發炎、保護心血管等功效。此外,紅色還能刺激食慾,有助炎夏增加飲食胃口。

至於夏養心為什麼要吃紅色食物?洪泰雄解釋,中醫觀點認為,夏日高溫陽氣盛,易造成心火旺,常出現煩躁、失眠、口乾、心悸、手心發熱等症狀。因此,養心安神、清熱生津為此時養生重點;而紅色食物「入心經」,有助養心氣心血,紅色蔬果也含豐富抗氧化植化素,如茄紅素、花青素等,有助抗發炎、清除自由基,保護心血管,所以夏日最適合攝取。

芒果屬紅黃色食物糖份高

洪泰雄提及,芒果雖為紅黃色水果,但屬偏溫性水果、糖份較高,不適合多吃,尤其糖尿病患者或濕熱體質者,建議適量食用即可。至於推薦攝取的紅色蔬果,包括:

番茄:茄紅素抗氧化,保護心血管。

甜椒(紅):維生素C高,有助降發炎。

紅鳳菜:清熱涼血,含多種植化素。

紅莧菜:補血養心,高鐵高鈣。

西瓜:清熱解暑、生津止渴。

火龍果(紅肉):富含花青素、抗氧化。

學者指出,紅色蔬果除番茄、紅甜椒、紅鳳菜、紅莧菜、西瓜之外,富含花青素、有助抗氧化的紅肉火龍果,也是推薦好選擇;示意圖。(圖取自photoAC)

苦瓜清心火助降血脂血糖

另,洪泰雄指出,除紅色蔬果外,夏季養心推薦的其他食材分類與功效,可大致說明如下:

1.豆類與穀物類

●紅豆:利水消腫、補心血。

●薏仁:清熱健脾、祛濕氣。

●燕麥:降膽固醇、穩定血糖。

●蓮子:養心安神、助眠良品。

2.葉菜類

●芹菜:清熱降壓、芳香化濁。

●地瓜葉:含多酚,有助抗氧化與排毒。

●茼蒿:健脾安神,有助情緒穩定。

●苦瓜:清心火,幫助降血糖與血脂。

3.水果類

●百香果:富含多酚抗氧化、助消化。

●蓮霧:高水分低糖,有助解暑。

●桑葚:滋陰養血、潤腸通便。

洪泰雄提醒,夏日午休15-20分鐘有助養心養神,多喝溫開水或淡茶,避免冰水傷脾胃。且應保持心情平和,避免暴躁、情緒大起大落;晚上避免熬夜,充足睡眠也是養心關鍵。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焦點時報/記者張淑慧 報導】世界華人工商婦女企管協會大高雄分會昨日(10日)特別安排一行50多名會員參訪高雄秀傳紀念醫院,由行政副院長許惠美及微創專案副院長兼婦產科醫師張裕熱情接待。此次參訪深入了解醫院智慧醫療設備及人文關懷的服務理念,並針對預防醫學及未來醫療趨勢進行深度交流。

行政副院長許惠美表示:「現代醫療的重心已從疾病治療轉向疾病預防,如何讓民眾提前介入並有效預防疾病是關鍵。」她強調,高雄秀傳紀念醫院積極推動以社區為基礎的健康促進服務,整合健康檢查、慢性病管理及職場健康等資源,致力打造「預防醫學—精準健康管理」體系,以守護北高雄居民及鄰近科學園區員工的健康。

許秀珍會長表示,希望此次參訪能促進企業間交流,探討健康管理的重要性,讓會員深入了解醫療如何結合科技、數據與人文。她期望高雄秀傳的優質健康管理及先進醫療設備能推廣至更多企業社群,迎接以預防為核心的醫療新時代。此外,許秀珍會長提到,與許惠美副院長同名同姓且同樣來自彰化的她,兩人一見如故並深深擁抱,展現彰化人的驕傲。她也感謝秀傳醫療團隊在她過去就診時的貼心照護。

參訪過程中,微創專案副院長張裕醫師親自講解「達文西機器人手術」及「單孔微創手術」的臨床應用與優勢。他指出,這些技術可減少手術傷口面積約八成,降低術後疼痛及感染風險,縮短復原期,並提升患者生活品質。張裕醫師也分享微創手術在婦科、泌尿科及腫瘤治療領域的未來發展潛力,展現醫院在精密醫療領域的領先地位。

許秀珍會長特別感謝高雄秀傳醫院此次用心安排,不僅展現醫療團隊的專業實力,更讓人看見醫療服務對健康的全面守護及未來發展的遠見。她對高雄秀傳以「病患為核心,結合尖端科技與人文關懷的醫療服務」表達高度肯定。

最後,許惠美副院長表示:「我們非常榮幸接待世界華人工商婦女企管協會的貴賓們,希望藉由此次參訪活動向企業界展現高雄秀傳的專業醫療實力。未來,我們將持續精進醫療品質,為民眾提供更卓越的健康照護。」(圖/ 記者張淑慧 翻攝)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懷孕24-28週的妊娠糖水測試是篩檢妊娠糖尿病最理想的時機;示意圖。(圖擷取自shutterstock)

羅碧/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準媽媽請注意!懷孕期間荷爾蒙變化會影響胰島素功能,即使平時血糖正常的媽媽也可能出現妊娠糖尿病!新竹國泰綜合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張瑜芹指出,懷孕24-28週的妊娠糖水測試是篩檢妊娠糖尿病最理想的時機。

張瑜芹在臉書「美麗而剽悍 婦產科女醫 新竹竹北 張瑜芹醫師」指出,未控制的妊娠糖尿病可能導致高血壓、子癲前症、羊水過多等併發症。這些併發症不僅影響懷孕過程,也可能增加日後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而高血糖環境可能造成胎兒過大(巨嬰症)、新生兒低血糖、呼吸窘迫症候群等問題。胎兒過大不僅增加難產風險,也可能影響寶寶日後的代謝健康!

張瑜芹提醒,妊娠糖尿病會增加剖腹產機率,也可能導致產程延長、肩難產等分娩併發症。

檢查流程與注意事項

張瑜芹建議,做妊娠糖水測試檢查前的8-12小時需要禁食,但可以喝少量清水。前一天晚餐後就不要再進食,確保檢查結果準確。記得帶個小點心,檢查完畢後可以立即補充體力。

◎檢查流程詳解

●先抽取空腹血糖。

●喝下含有75公克葡萄糖的糖水(口感很甜,建議快速喝完)。

●喝完糖水後1小時抽血檢查。

●再過1小時進行第3次抽血(總共3次抽血)。

●檢查時間長:整個檢查過程需要2-3小時,比一般抽血檢查時間長得多!這是因為需要觀察血糖在不同時間點的變化,確保診斷準確性。

整個檢查過程需要2-3小時,比一般抽血檢查時間長得多,建議準爸爸陪同檢查,不僅能提供心理支持,也能一起了解檢查結果和後續照護重點;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圖擷取自shutterstock)

檢查結果解讀與後續處理

如果任何一項數值超標,就診斷為妊娠糖尿病。張瑜芹提醒,這時不要過度恐慌!透過飲食控制、適度運動,大部分準媽媽都能有效控制血糖,必要時配合醫師處方的胰島素治療,確保母嬰健康!

◎檢查當天小提醒

●心理準備:糖水口感非常甜膩,有些準媽媽可能會感到噁心。張瑜芹建議保持放鬆心情,可以帶本書或聽音樂來打發等待時間。

●身體準備:檢查當天避免劇烈運動,穿著舒適寬鬆的衣物,方便多次抽血。如果有暈血症狀,記得提前告知醫護人員!

●陪伴支持:建議準爸爸陪同檢查,不僅能提供心理支持,也能一起了解檢查結果和後續照護重點。

張瑜芹建議準媽媽進行妊娠糖水測試,及早發現血糖異常,及早進行飲食和生活調整,才能給媽媽和寶寶最好的健康保障。妊娠糖尿病是可以控制的,關鍵在於早期發現和積極配合治療。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大紀元2025年07月07日訊】(John Rampton撰文/大紀元記者原泉編譯)大多數人從未想過自己有一天會需要長期護理。然而,需要他人協助完成日常生活的可能性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根據美國衛生與公共服務部(HHS)的研究簡報,65歲以上的美國人中,有56%的人會患上需要長期護理的疾病。

因此,無論是您本人還是您的親人,未來因為慢性病、意外事故或僅僅是衰老,都有可能在某個時候需要長期護理這一需求。提前進行規劃,可以有效保障您的健康和財務狀況,即使這會讓您感到不自在。

什麼是長期護理

「長期護理」是指為滿足無法獨立完成日常生活的個人的醫療、社交和個人需求而提供的各種服務。這些需求不僅僅是一些小的生活不便,而是關繫到個人的自主性和尊嚴,常見的服務內容包括洗澡、穿衣、進食、如廁、移動(從床上到椅子)以及失禁護理。當這些能力減退時,長期護理就能夠提供必要的幫助。

幫助方式不限於特定場所,根據個人喜好和需求,長期護理可以採取多種形式,包括:

• 養老院(Nursing homes):提供24小時醫療監護、專業護理、康復服務以及日常生活活動(ADLs)的幫助。對於有重大醫療需求或需要持續監測的人來說,養老院通常是最佳選擇。

• 輔助生活中心(Assisted living facilities):不同於養老院,輔助生活中心也被稱為退休之家,是獨立生活與養老院之間的過渡。居民通常居住在公寓或私人房間,在日常生活、提醒吃藥、膳食安排和社交活動方面獲得幫助,從而實現獨立與照料之間的平衡。

• 居家護理(In-home care):在這種情況下,護理可以在熟悉的環境中進行,確保個人在自己家中享受舒適的照護。根據個人需求,服務範圍可以從幾個小時的特定任務協助到全天候護理。如果重視自己的獨立性,並且資金充裕,這是一個可行的選擇。

• 成人日間護理(Adult day care):在白天,成人日間護理為成人居民提供照顧、社交活動,有時還提供康復治療服務。如果您是一個需要工作的的照護者,或只是需要喘息一下,這是一個寶貴的資源。

一個人的健康狀況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惡化,導致需要長期護理,這種情況並不罕見。然而,長期護理的費用極為昂貴,通常會高達每月數千美元。因此,長期護理計劃對於維持高生活品質至關重要,同時保護您的資產免受這些服務帶來的經濟負擔的影響。

長期護理的財務現實

有關長期護理的統計數據既令人吃驚又發人深省。如上所述,大多數人在生命中的某個階段需要長期護理。儘管如此,許多人沒有為潛在的高昂費用做好充分的財務准備。

在生命的最後幾年,我的祖父母不得不申請反向抵押貸款,因為未能考慮到他們需要居家護理。儘管他們量入為出,退休金也足以負擔日常開支,但他們沒有考慮到長期護理。

長期護理保險公司Genworth集團估計,養老院的單人房每天要花費350美元,或每月10,646美元。與單人房相比,2—3人共用的半私用房的平均費用為每天305美元,或每月9,277美元,一年為111,325美元,單人房的年費則為127,750美元。

此外,輔助生活中心的費用正在上升,儘管輔助生活中心提供的護理服務遠低於養老院。輔助生活中心的每日費用約為194美元,每月約5,900美元或每年70,800美元,具體取決於所在州。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數據未包括特殊護理服務,如失憶護理或殘障護理。

即使是居家護理也很昂貴,費用中位數為75,504美元。

雖然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涵蓋部分醫療服務,但不包括長期護理。許多人誤以為Medicare承保這些費用,然而,Medicare僅承保住院後的專業護理或短期康復。一旦Medicare的承保終止,必須尋找其它途徑來支付持續的護理費用。

不言而喻,個人承擔長期護理費用可能導致財務崩潰。因此,您應制定一份全面的長期護理計劃,滿足健康護理需求,並確保相應的財務保障來滿足這些需求。

前瞻的重要性:為何提前制定長期護理計劃至關重要

長期護理計劃不應被推遲到遙遠的未來,或僅在緊急情況下才制訂。越早開始這一關鍵的計劃程序,就越有可能有效塑造未來的護理和財務保障。延遲規劃可能會極大限制您的選擇,從而可能導致較差的結果。

積極主動且明智的長期護理計劃包括以下方面:

• 降低保險費

長期護理保險是降低護理成本的最有效工具之一。若在年輕且身體狀況良好時購買保單,您的保費將顯著降低。當您在年輕時就鎖定承保範圍,您將能夠在保單有效期內獲得更實惠的價格。另一方面,延遲投保可能會導致更高的保費,甚至失去投保資格。

• 更好地控制您的護理

提前計劃可以讓您決定接受護理的地點和方式、研究不同的護理方案、評估護理機構,並明確您的偏好,包括所需的幫助類型和生活環境,以確保與您的價值觀和偏好相符。如果沒有提前制定計劃,突發的危機可能導致壓力、分歧,不能完全反映您希望的結果。

• 保護家庭和親人

照料或安排長期護理可能會造成身心俱疲和沉重的經濟負擔。在沒有可靠計劃的情況下,家庭成員往往承擔重擔,這可能會導致關係緊張和財務壓力。提前制定計劃,確保您的親人在面對複雜的醫療決策和財務負擔時,能夠獲得充分的支持與幫助。

• 安枕無憂

制定完善的計劃可以讓您安枕無憂。在需要長期護理時,知道您已採取措施,保障健康和財務未來,可以減輕焦慮與不確定感。無論是購買保險、設立專項儲蓄,還是採用其它財務策略,都能讓您對未來有掌控感並做好準備。

建立您的基礎:長期護理計劃的關鍵要素

要制定一份穩健的長期護理計劃,必須充分評估您的財務資源和潛在的健康需求。您的計划過程中應包含以下組成部分:

長期護理保險

如前所述,長期護理保險可以防範長期護理帶來的巨大費用。在研究保險政策時,請考慮以下因素:

• 承保類型。確保了解承保的服務內容。基本保單提供基本的承保範圍,而更全面的保單提供居家護理、護理人員培訓、成人日間護理,甚至包括家庭改造以適應護理需求。

• 保費和自付額。檢查每月的保費和等待期(在您需要醫療護理後,福利開始前的時期)。了解保單的最高給付額是多少,以及每日或每月的限額是多少。

• 資格與排除條款。在保險生效前,應了解任何既往疾病限制。同時,應掌握賠付資格的觸發條件,例如無法完成一定數量的日常生活活動(ADLs)或認知障礙。

個人儲蓄與投資

除了保險外,個人儲蓄和投資也能提供額外的財務保障。對於未來的醫療和長期護理支出,建議設立專門的儲蓄帳戶,例如健康儲蓄帳戶(HSA)。此外,還應考慮將現有的退休帳戶,如401(k)和個人退休帳戶(IRA),納入長期護理財務計劃中。

總體而言,預測潛在的費用對於制定滿足長期護理需求的儲蓄計劃至關重要。

長期護理計劃指南:了解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與聯邦醫療補助(Medicaid)

掌握Medicare和Medicaid的運作機制及其差異,對於制定長期護理計劃至關重要。兩者都是政府支持的健康保險計劃,但它們服務於不同的群體,遵循的規則也不同。以下是簡要分析:

Medicare:面向老年群體及特殊疾病者

適用對象:年齡在65歲及以上的個人。患有特殊殘疾或疾病(如晚期腎病)的年輕人也可能符合資格。

運作機制:聯邦管理的計劃可在全國範圍內使用。

承保範圍:

• 住院治療(A部分)

• 門診護理和看醫生(B部分)

• 處方藥(D部分)

預期費用:聯邦醫療保險通常要求每月繳納保費、自付額及共付額。

投保:您必須在首次投保期和年度公開投保時投保。

Medicaid:低收入個人和家庭的安全網

適用對象:低收入、財務資源有限的人,包括兒童、孕婦、老年人和殘障人士。

運作機制:由聯邦和州政府共同資助,但由各州負責管理。不同州的資格標準和福利可能有所不同。

承保範圍:最基本的醫療服務,例如看醫生和住院。Medicaid通常涵蓋長期護理服務,包括養老院住宿、居家護理和個人護理,而Medicare通常不包括這些服務。

費用:如果符合資格,通常是免費或非常低的費用。

投保:全年開放,無限制。

雙重資格:同時符合兩個保險

在某些情況下,人們同時符合Medicare和Medicaid。

運作機制:Medicare會優先支付承保服務的費用,除Medicare外,Medicaid還可能會承擔保費、自付額及長期護理費用。

資格條件:低收入老年人,但兩項計劃都適用於殘障人士。

為何此事對長期護理很重要

在長期護理領域,Medicare和醫療補助Medicaid都能發揮重要作用,但兩者的作用不同。Medicare承保醫療需求,但不承保長期護理。而Medicaid通常是長期服務(如療養院或居家照護)的最佳選擇。

了解哪一項計劃最適合您的需求,或者您是否同時符合兩項計劃的資格,會對您的護理計劃產生很大的影響。在評估您的選擇時,請考慮年齡、收入、健康狀況以及所在州的規定。

然而,要掌握Medicaid資格和申請程序可能很有挑戰性。因此,專精於Medicaid計劃的老年法律師可以提供寶貴的指導,讓您在保護資產和獲得福利的同時,確保未來的財務安全。

遺產規劃與授權委託書

長期護理計劃不僅涉及財務安排,還確保在您喪失行為能力時,您的意願得到尊重。當您無法自行做出財務或醫療決定時,授權書(POA)可以代表您做出這些決定。

在面對絕症或其它無法表達意願的情況下,預先醫療照護指示或生前遺囑會說明您的醫療偏好。這些文件對於確保您的意願得到尊重,以及維護您對醫療護理的控制權至關重要。

家庭與支持網絡

儘管財務和法律規劃至關重要,但來自家人的情感及實際支持同樣不可或缺。應坦誠與家人討論您的長期護理偏好、意願和期望。與他們一起計劃,確保所有人達成共識,並在必要時提供情感和實際支持。

接受不可避免的現實:為意想不到的事情做好準備

儘管人生充滿變數,但我們可以為潛在的挑戰做好準備,這也是長期護理計劃的核心目標:為長期護理帶來的財務和情緒波動做好准備。

現在投資長期護理保險、建立專項儲蓄或諮詢財務和法律專業人士,不僅僅是為可能發生的情況做規劃。事實上,它是對您未來福祉的投資,對您家庭福祉的投資,對您能夠有尊嚴且自信地度過晚年的投資。

結論:不要等待,立即規劃

制定長期護理計劃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這是一個需要細致評估、深入研究和深思熟慮的過程。然而,提前計劃長期護理的優勢顯而易見:它有助於保障您的財務安全,內心的平靜,和家人的幸福,並使您能夠有尊嚴、舒適地安享晚年。越早開始,您的選擇就越多,準備也就越充分。

因此,不要等到為時已晚。今天就開始規劃,確保未來的安全、健康與幸福。

原文刊於Due博客網站,大紀元授權刊登Long-Term Care Planning: Protecting Your Assets and Health

《大紀元時報》版權所有© 2025。本文僅代表作者的觀點和主張,內容僅作一般資訊參考用,沒有任何推薦或招攬之用意。大紀元不提供投資、稅務、法律、財務規劃、房地產規劃或其它個人理財的建議。大紀元不擔保文章內容的準確性或時效性。

責任編輯:韓玉#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胡皓淳指出,當環境濕度超過60%時,塵蟎的繁殖速度會急劇上升,床鋪便可能成過敏戰場;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紀麗君/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隨著濕悶天氣持續籠罩,全台不少民眾開始出現打噴嚏、流鼻水、皮膚搔癢等過敏症狀。對此,輔仁大學附設醫院耳鼻喉科醫師胡皓淳於其臉書專頁「生涯一筋 胡皓淳醫師-輔大醫院 耳鼻喉科 新莊五股泰山」發文指出,雨季環境是各種過敏原的溫床,提醒民眾特別注意4大常見致敏因子,包含塵蟎、黴菌孢子、空氣污染、濕花粉。

1. 塵蟎大軍趁濕而入 床鋪成過敏戰場

胡皓淳指出,當環境濕度超過60%時,塵蟎的繁殖速度會急劇上升,一隻雌性塵蟎可在短時間內產下25至50顆卵。令人憂心的是,塵蟎的排泄物與屍體碎片本身就是強烈的過敏原,就算是平時沒有過敏體質者,也可能在此時出現症狀。

2. 黴菌孢子四處飄散 呼吸道健康拉警報

潮濕讓黴菌在浴室、廚房與牆角等積水處大量滋生。胡皓淳強調,黴菌孢子非常微小,可長時間懸浮於空氣中,一旦吸入人體,便可能引起呼吸道過敏與發炎反應。

潮濕讓黴菌在浴室、廚房與牆角等積水處大量滋生;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3. 空氣污染雪上加霜 過敏反應加倍惡化

胡皓淳提醒,雨季高濕度讓PM2.5、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容易附著在水滴上,形成刺激性更強的「複合型污染物」,加重呼吸道負擔。他指出,當空氣不流通且外頭污染濃度升高時,容易形成室內外污染雙重夾擊的情況,建議民眾:雨天時使用空氣清淨機、避免雨後立即開窗通風;空氣清淨機與冷氣濾網應比平時更頻繁更換,以免過濾功能失效。

4. 濕花粉致敏性更高 過敏加乘效應不容忽視

最後,胡皓淳指出,多數人認為雨水能清除空氣中的花粉,但實際上雨停後,植物會釋放更多花粉,而濕潤的花粉顆粒不僅更容易沉降,還更容易卡在呼吸道中。對於原本就有花粉症的人而言,這種「濕花粉」的過敏性比乾燥花粉高出3至5倍!

胡皓淳呼籲,若在梅雨季出現過敏症狀,且症狀明顯加劇或持續時間較長,千萬不可輕忽,應儘早就醫並留意環境改善措施,以降低過敏帶來的生活困擾。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