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健康文獻 網路分享


根據最近科學研究的結果顯示,氣泡水好像沒有這麼神奇的減重功效;示意圖。(圖取自freepik)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有媒體引述研究撰寫「喝氣泡水能加速脂肪燃燒,幫助瘦身減重」?美迪大直婦產科診所兒童內分泌科醫師陳奕成查閱原始資料發現,這套理論是根據氣泡水能加快身體對血糖的利用就像是血液透析,而事實上血液透析患者的影響都相當有限,想用這招減重根本異想天開。

陳奕成在臉書專頁「兒童內分泌 陳奕成醫師的樂高園地」發文表示,氣泡水之所以被認為能夠幫助減重,主要有兩個因素:喝下去有飽足感,好像比較能壓抑食慾;好像能加快消化,甚至可能降低血糖,但根據最近科學研究的結果顯示,氣泡水好像沒有這麼神奇。

喝氣泡水可以降血糖嗎?

陳奕成指出,該文章提到的《BMJ》醫學期刊中分析,醫師把「喝氣泡水」後消耗熱量的效果,拿來跟「血液透析」相對照。因為氣泡水中的二氧化碳,在體內會轉換成碳酸氫鹽,和血液透析的過程類似,都會讓血液環境稍微變「鹼性」,理論上可以加快身體對於血糖的利用。但實際上,實驗結果發現效果相當有限。

陳奕成說,以透析病人為例,在4小時的透析過程中,血糖下降量大約只有9.5公克。連血液透析對血糖的變化都這麼小,想靠氣泡水就達到減肥效果,根本就是天方夜譚。

喝氣泡水反讓你吃更多

陳奕成表示,2018年英國阿斯頓(Aston)大學的實驗讓受試者在喝完氣泡水的10分鐘後,抽血檢測體內的飢餓素,再記錄一整天的飲食。喝了氣泡水血液中的飢餓素上升 50%,更驚恐的是,有喝氣泡水的那天,受試者比沒喝的日子平均還要多吃120大卡。所以氣泡水不止不會讓人吃少一點,反而可能會讓人更餓,吃進更多熱量。

陳奕成說,在門診鼓勵孩子用氣泡水來取代含糖飲料,不是因為「減重神器」,而是它能幫助孩子慢慢告別過多的糖分。規律運動+均衡飲食,才是減重和維持健康體重的核心。而無糖的氣泡水不會讓孩子變胖,只是沒有網路文章的減重神奇效果,不過好好利用的話,還是可以陪伴孩子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中秋節是賞月時節,也是每年跟親朋好友團圓、聯絡感情不可或缺的重要節日之一,中秋烤肉更成為這個節日的必備活動之一,為了讓肉品好吃有味,我們常以方便取得的烤肉醬為主要的調味來源,但大家可能都忽略了,過量攝取加工醬料品,也可能讓我們攝取到較高的磷、鈉及脂肪,進而增加心血管疾病及腎臟疾病的負擔。

振興醫院營養治療科營養師陳韻婷表示,「得舒飲食」為一種保護心血管的飲食模式,強調多攝取蔬菜、水果、低脂乳製品及適量堅果好油,並多選用白肉取代紅肉,以達到高鉀、高鎂、高鈣、高纖,減少飽和脂肪、精製糖及低鈉的健康飲食型態。

陳韻婷營養師建議,中秋食材最好選「得舒飲食」,並搭配自製健康的天然醬料,才能聰明吃,健康無負擔。以下提供6種可自製的天然醬料及建議搭配的食材,讓大家這個在中秋也能食之有味,健康久久。

自製6種天然醬料

和風柚香醬

材料:柚子汁、水梨泥、和風醬油、蒜泥、白芝麻碎。

製作方法:將應景的柚子擠汁、水梨泥、蒜泥與醬油攪拌均勻,再撒上白芝麻碎,可加入香油增加香氣。

建議搭配:蔬菜類、肉類。

鳳梨蒜香醬

材料:鳳梨、蒜末、醬油。

製作方法:將等量蒜末、醬油與鳳梨一起加入果汁機裡攪打成泥後,可依個人口味,加入少量冰糖或蜂蜜調整為酸甜風味。

建議搭配:海鮮類、肉類。

檸香優格醬

材料:無糖優格、檸檬、鹽。

製作方法:取兩大匙無加糖優格加入1小匙鹽及1/2顆檸檬擠汁,攪拌均勻即完成。

建議搭配:海鮮類(蝦、中卷等)、雞肉、蔬菜類。

番茄酪梨莎莎醬

材料:牛番茄、酪梨、洋蔥、檸檬、香菜、黑胡椒粒、鹽。

製作方法:將去籽的番茄、洋蔥(洋蔥可先泡冰水後再用)、酪梨切丁後,依序加入檸檬汁、黑胡椒粒、香菜末,並加入適量鹽攪拌均勻。

建議搭配:海鮮類、肉類、蔬菜類、吐司。

陳韻婷營養師建議,中秋食材最好選「得舒飲食」,並搭配自製健康的天然醬料,才能聰明吃,健康無負擔。

陳韻婷營養師建議,中秋食材最好選「得舒飲食」,並搭配自製健康的天然醬料,才能聰明吃,健康無負擔。

日式味噌醬

材料:味噌、日式醬油、味琳、水。

製作方法:取味噌、日式醬油及味霖以1:1:1混合後,再加入2~3倍的水調整濃稠度。

建議搭配:魚類、肉類、豆製品類。

泰式酸辣醬

材料:辣椒末、洋蔥末、蒜末、香菜末、檸檬汁、魚露、少量糖。

製作方法:將生辣椒、洋蔥、大蒜、香菜切成末,再加入魚露、檸檬汁及糖,混和成酸酸辣辣的開胃醬料。

建議搭配:魚類、海鮮類、雞肉、豬肉。

※以上為一人份建議參考量,如需製作多人份,可依比例增加。

就「醬」吃3大密技

1.適量醬料先醃過或以沾食的方式取代反覆刷醬。

2.善用天然辛香料粉取代加工醬料。

3.攝取足夠水分。

就是現在!0元購高濃度魚油!快加入【華人健康網VIP開團購】享好康!>>>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秀傳醫療體系中部院區總院長黃士維提到,切除膽囊後,身體在面對大份量油脂時比較吃力,因此才會出現腹瀉、腹脹或噁心等不適症狀;情境照。(圖取自shutterstock)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很多人一聽到要切除膽囊,第一個反應就是:「那以後是不是什麼油都不能碰?」秀傳醫療體系中部院區總院長黃士維提到,膽囊負責儲存與釋放膽汁來幫助消化油脂,但切除後,肝臟仍會持續分泌膽汁,只是沒有了「儲存槽」,膽汁會改以少量、持續的方式流入腸道;讓身體在面對大份量油脂時比較吃力,因此才會出現腹瀉、腹脹或噁心等不適。只要選擇好油並分散攝取就能輕鬆享受美食。

膽囊的功能與切除後影響

黃士維在臉書專頁「黃士維院長 – 微創機器人手術權威 消化道 疝氣 專家 – 秀傳醫療體系」分享,膽囊主要負責「儲存」和「濃縮」肝臟產生的膽汁,當我們吃進油脂食物時,膽囊會收縮擠出濃縮膽汁到十二指腸,幫助分解和吸收脂肪。膽囊切除後,肝臟依然會持續產生膽汁,但失去了「儲存槽」的功能!這意味著:

1.膽汁變成「細水長流」模式:不再有大量濃縮膽汁可以瞬間釋放,而是少量膽汁持續流入腸道。就像原本有個大水桶可以一次倒出大量水,現在只剩下細細的水龍頭慢慢滴水!

2.消化油脂的能力下降:當你突然吃進大量油脂食物時,身體無法立即提供足夠的膽汁來分解,就會出現消化不良的症狀。很多患者形容就像「身體突然不認識油脂了」!

秀傳醫療體系中部院區總院長黃士維提到,身體無法立即提供足夠的膽汁來分解,就會出現消化不良的症狀;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常見不適症狀

膽囊切除後如果沒有做好飲食控制,身體會出現這些警訊:

●腹瀉:是最常見症狀,未完全消化的脂肪會刺激腸道,導致腹瀉、油便或大便呈現油膩感。有些患者形容大便「浮在水面上」或「沖不乾淨」,這就是脂肪吸收不良的表現!

●腹脹腹痛:尤其是右上腹部會有脹痛感,這是因為腸道努力消化過多脂肪造成的負擔。疼痛通常在飯後30分鐘到2小時內出現,特別是吃了油膩食物後更明顯。

●噁心想吐:身體對油脂的耐受度降低,即使是平常能接受的食物,現在也可能引起噁心感。

選擇好油並分散攝取

不是完全不能吃油,而是要「分散攝取」。關鍵在於改變吃油的方式!與其一餐吃大量油脂,不如將油脂分散到一整天的各餐中。比如早餐可以吃一點堅果、午餐加一些橄欖油、晚餐吃適量魚肉,讓身體有時間慢慢消化。

選擇「好油」很重要:優先選擇不飽和脂肪酸,如橄欖油、酪梨、堅果類,這些比動物油脂更容易消化。避免油炸食品、肥肉、奶油等飽和脂肪,因為這些會增加消化負擔。

秀傳醫療體系中部院區總院長黃士維提到,優先選擇不飽和脂肪酸,如橄欖油、酪梨、堅果類,這些比動物油脂更容易消化;示意圖。(圖取自freepik)

飲食建議低油烹調

●烹調方式要改變:改用蒸、煮、燉、烤等低油烹調方式,避免大火炒菜或油炸。如果要用油,建議用噴霧瓶控制用量,或使用不沾鍋減少用油需求。

●餐次安排很關鍵:改為少量多餐,每餐間隔3-4小時,讓消化系統有充分時間處理食物。

●觀察身體反應:每個人的耐受度不同,建議準備「食物日記」記錄吃了什麼、何時出現不適症狀,找出自己的飲食界限。

大部分患者經過適當調整後,都能重新享受美食,只是需要更聰明地選擇和搭配食物。如果症狀持續嚴重,一定要回診與醫師討論,找出最適合自己的飲食策略!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台股昨(24)日高檔震盪,一度衝上26,394點再創盤中歷史新高,但隨連日創高後短線漲幅累積,外資、投信等大咖回吐,終場以26,196點作收、小跌50點、跌幅0.1%,成交量縮至5,151億元,法人認為,尚未跌破5日均線,屬良性震盪,呈現「健康換氣」不傷多頭態勢。


大盤昨日受台積電早盤創歷史新高1,355元激勵,指數開高後一度攻至26,394點再創盤中歷史新高;不過台積電由漲轉跌,最終回至平盤1,340元收市。





台股24日觀盤重點與後市展望


整體盤面上,電子股休兵,包括聯發科、台光電表現弱勢,股價雙雙收跌逾3%,緯穎(6669)、大立光、廣達、日月光投控收跌逾1%。台塑四寶與貨櫃三雄也同步走弱。奇鋐昨日跌落千金,千金股變成22檔。


強勢族群中,被動元件族群的華新科、興勤、信昌電、凱美、金山電等皆攻上漲停作收;第三代半導體及電池備援電力模組(BBU)等族群,輪替接棒。


強勢個股方面,美時宣布收購美國Alvogen US,跨入全球前20大專科製藥公司行列,激勵股價漲停收盤;東元與鴻海攜手策略結盟,從傳統機電大廠轉型為AI基礎設施關鍵供應商,股價改寫1990年5月以來新高。


三大法人昨日合計賣超145.6億元。外資昨日賣超129.5億元,由買轉賣,主要賣超台泥、南亞、仁寶、國巨*、陽明、長榮、聯發科、佳能等;投信賣超85.6億元,連22賣,累計賣超771.5億元;自營商買超69.5億元,連五買,累積買超333.9億元。八大公股行庫買超41.6億元,由賣轉買。


綜合富邦投顧董事長陳奕光、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台新投顧副總經理黃文清表示,台股短線仍呈向上趨勢,AI產業中長期動能不變,拉回反而提供逢低布局良機,高價股震盪亦可視為市場換手健康現象。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香港2025年9月24日 /美通社/ — Future Salad 一直致力於追求創新與健康飲食的極致體驗,品牌成立至今已經踏入第5週年,累計銷售超過600萬條,深受全球消費者信賴與支持。展望未來,Future Salad 以2026年達致全球總銷售1,000萬條為目標,持續引領健康飲食趨勢。目前,Future Salad 的銷售網絡已由香港擴展到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包括美國英國、歐洲多國、中國大陸、台灣、泰國、新加坡、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


而這次Future Salad 4.0 的革新包括升級的配方、升級的包裝容器和全新品牌形象。Future Salad邀請到香港著名塑身教練Coffee Lam 林芊妤成為品牌最新代言人,攜手推動健康飲食新潮流。自8月於香港開售新版Future Salad,短短數星期已將首批10萬條(約HK$460萬貨值)全部售罄,反應熱烈,見證市場對健康營養補充品的龐大需求與認同。第二批補貨將於9月29日晚上8點45分,在Future Salad首席品牌官Lisa Marie Tse謝嘉怡,聯同Coffee Lam及Emi Wong兩位運動塑身達人的Instagram直播中正式開售!三位嘉賓會在直播裡同大家分享最近的生活點滴、工作和家庭趣事,還有更多健康小貼士,大家千萬不要錯過。

升級的新包裝以試管形象為核心,象徵著未來科技與精準營養的結合。它的形態不僅讓人聯想到實驗室裡的突破性創新,也代表我們對每一份產品的精準配方與嚴謹態度。試管造型小巧便攜,內含以冰結晶昇華乾燥技提取的15款蔬果精華,濃縮成一條超過5碗沙律的優質纖維與超級營養素,讓你隨時隨地輕鬆補充健康。試管設計更加容易打開與倒出粉末,使用起來更加便捷,讓日常補充營養更輕鬆。其輕巧便攜的特性,特別適合旅行攜帶,讓你在任何地方都能保持健康,以及促進身體排毒,幫助你維持輕盈體態。此外,新版試管設計還加入了防偽功能,確保每一條 Future Salad 都是正品,讓你安心享用高品質的健康產品。

Future Salad是超過十年實驗室研發與改良的成果,確保每一種成分都達到嚴格標準。在這15種成分中,多數為享譽全球的超級食物,以其非凡的健康效益而著稱。Future Salad 4.0 的配方亦全面升級,加入了被譽為「百果之王」的百香果精華、羽衣甘藍和紫蘇葉,提供豐富的優質膳食纖維、維他命、礦物質,以及強效抗炎抗氧化成分,不僅有助於身體排毒,還能全方位提升健康體驗,讓你輕鬆擁有輕盈體態。


新包裝採用食品級鋁材製成,不僅輕便耐用,更可100%回收再利用,這不僅是對地球的一份承諾,也是我們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具體實踐。從產品到包裝,我們始終關心的不僅是你的健康,還有這片我們共同生活的地球。隨著現代人生活節奏加快,我們不僅希望提供更高效的營養補充方式,更希望以嶄新的方式重新定義「健康」與「環保」的可能性。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近日川普對B肝疫苗提出反對意見,引發醫界撻伐。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醫師姜冠宇表示,新生兒階段是B肝防治的絕佳時機。示意圖,圖中人物與新聞無關。(圖取自shutterstock)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在近日說出與疫苗相關之言論,引發各界譁然。他認為新生兒不應該接種B型肝炎疫苗;此話一出引發美國醫界嚴厲抨擊。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醫師姜冠宇表示,新生兒階段是B肝防治的絕佳時機,文獻指出,接種疫苗後,嬰兒因猛爆性肝炎死亡,以及慢性肝病與兒童肝癌的發生率皆大幅下降。

姜冠宇表示,孕期檢驗可能在「近期感染」的空窗期,或文件、系統錯置,導致「以為陰性、其實可傳染」。出生劑是安全網,補強這些不可避免的失誤。另外,正因為不是每位產婦都有完整紀錄;所以,普遍給予出生劑可避免「不知道要打」的漏失。新生兒與嬰幼兒可經家庭與照護環境早期接觸而感染(非僅母嬰)。出生劑能及早建立保護。

姜冠宇表示,B肝最重要就是母子垂直新生兒階段的防治,這與台大公衛流行病學研究所曾發表過的調查文獻吻合。最大幅下降出現在 1985–88 與 1989–92 出生世代,與政策變化吻合。另外,30 年後的血清流行病學:大學新生中,1974 年 6 月前出生者 HBsAg 陽性率約 9.7%,而1992 年後出生者降至 <1%。「直接反映了世代更替下的長期下降趨勢。」

姜冠宇表示,另一項 25到30 年追蹤亦顯示,HBsAg 陽性率由9到10% 逐步降至 <1%。嬰兒猛爆性肝炎死亡、慢性肝病與兒童肝癌都大幅下降;也減少了年長了後肝癌,以及肝硬化,要親人要肝捐來移植的人口。

台灣自 1986 年起全面新生兒接種、搭配高風險母嬰 HBIG,兒童 HCC 發生率顯著下降、帶原率自約 10% 降至 <1%(世代更替後)。英國亦由過去的選擇性策略轉為普及,並在 2023 年達成消除母嬰傳播目標。

姜冠宇認為,「美國是移民社會,其實應該要更積極投資,減少複雜社會的流行病負擔。大幅減少預防政策,可以說相當致命。」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台灣新聞雲]記者 陳子榮/連江報導

連江縣體育會推出114年【運動i台灣2.0】四鄉五島大健行-南竿秋季場,將於9月27日開走,為帶動本縣上班族運動風氣,活絡地方健康運動發展,豐富上班族休閒活動內涵,創造健康運動環境,鼓勵民眾利用周休假期外出運動健走,接近大自然美好環境。

活動時間地點路線:9月27日(週六)上午9點集合,健行路線為:馬港天后宮(起點) → 圖書館 → 四維路 → 西尾石叉路口(折返) → 馬港新街 → 馬港天后宮(終點)

參加人員請穿著輕便服裝及球鞋。起點發放兌換卷,終點紀念品需蓋滿折返、終點章換領,數量500份,發完為止。襁褓中及無法自行走完全程的幼兒恕不發送,因天氣不穩定,怕健行中途下雨,請民眾自備雨具,謝謝!!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鄰好西醫診所醫師李思賢表示,若想最大化保留地瓜葉的營養,清蒸或汆燙後快炒是最佳策略。(資料照)

紀麗君/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蒜炒地瓜葉,一道看似家常的料理,其實是營養密度很高的超級食物。鄰好西醫診所醫師李思賢表示,地瓜葉是一種低熱量、高多酚、高微量營養素的蔬菜,兼顧抗氧化、抗發炎、血糖穩定等作用,搭配正確的烹調方式,如清蒸汆燙後快炒,就能在日常中發揮不凡的健康價值。

李思賢於臉書專頁「思思醫師,陪你健康的好朋友」發文分享,地瓜葉這項超級蔬菜也被聯合國亞洲蔬菜研究發展中心列入「十大抗氧化蔬菜」中,可見其對人體的好處。

他指出,地瓜葉含有2大優點:熱量很低,但抗氧化力與微量營養素卻極高。每100公克僅約42大卡,卻能同時提供蛋白質、膳食纖維、鉀、鈣、葉酸,以及β-胡蘿蔔素、葉黃素與玉米黃素,是一種以極低成本就能獲得高抗氧化營養的日常食材。

地瓜葉抗發炎又護心

李思賢說,地瓜葉真正的亮點在於多酚(polyphenols)類黃酮(flavonoids),其中包含綠原酸(chlorogenic acid)、各式咖啡酰奎尼酸(caffeoylquinic acids)與花青素(anthocyanins)。

他表示,這些分子是天然的訊號調節器,能降低氧化壓力、調節發炎路徑,同時也與血管彈性與壞膽固醇(LDL)抗氧化相關。短期攝取高多酚的地瓜葉就能提升血漿總抗氧化能力、延長壞膽固醇氧化滯後時間、降低運動後IL-6,進而改善整體發炎指標。不僅如此,地瓜葉在血糖與代謝、視力方面也有良好表現:

●膳食纖維:能延緩葡萄糖吸收、減緩餐後血糖上升速度。

●高多酚、低熱量:穩定血糖曲線。

●鉀:幫助電解質平衡與血壓調控,是高血壓患者的好幫手。

●β-胡蘿蔔素、葉黃素及玉米黃素:β-胡蘿蔔素能轉化為維生素A來維持暗處視覺與黏膜健康;葉黃素+玉米黃素則能保護黃斑部,降低晶體氧化傷害。

地瓜葉最佳烹煮法及注意事項

李思賢分享,若想保留地瓜葉更多營養,清蒸或汆燙後快炒是最佳策略;若用大火久炒或反覆水煮,會把多酚與水溶性維生素流失掉。若追求更高抗氧化力,可以選擇紫色紅梗品種的地瓜葉,因為花青素含量更高,只是這類品種纖維較粗,烹調時要更注意火候與時間。

他提醒,由於地瓜葉屬高鉀蔬菜,所以腎功能不全、需要控鉀的人食用前須先與營養師討論份量,必要時可以用「雙重沸煮」方式降低鉀含量;正在使用抗凝血藥物的人,因地瓜葉含有高維生素K,攝取量務必保持穩定,避免影響藥效。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台中榮總心臟血管中心專科醫師,為民眾「聽心音、找心病」。(記者黃旭磊攝)

〔記者黃旭磊/台中報導〕台中榮總醫療團隊連續第3年,於台中草悟道舉辦「市民健康嘉年華」,院長傅雲慶邀集35個攤位,吸引上百民眾接受心臟血管中心專科醫師「聽心音、找心病」,及早發現心音異常,而在中榮出生的「中榮寶寶」,也由阿嬤志工陪同到場同歡。

台中榮總今天下午在草悟道舉辦嘉年華,胸腔部呼吸治療科以「守護肺部健康」為題,科普宣導肺臟含5億個肺泡,是人體最大面積器官,提供簡易肺功能吹氣測試及血氧濃度檢測,遠距醫療中心首次展出「遠距生理監測照護設備」,整合心電圖、血壓、血糖、血氧與體溫等設備數據,民眾排隊受檢、反應熱烈。

「中榮寶寶」由中榮志工隊阿嬤張寶方(中)陪伴,與中榮院長傅雲慶(右2)合影。(記者黃旭磊攝)

傅雲慶走訪35攤為醫護人員及民眾打氣,在舞台前,與中榮志工隊張寶方帶著1歲半楊姓男孫合影,張寶方說,孫子在中榮出生、坐月子是標準「中榮寶寶」,醫療團隊照護得很好,傅雲慶表示,中榮是中台灣唯一國家級醫學中心,有職責守護市民健康,除了來醫院看病,更重要是「早點預防」,嘉年華由醫師駐診提前守護民眾身體健康。

「聽心音、找心病」由專科醫師免費為民眾聽診,吸引上百人排隊候診,中榮心臟血管中心主任李文領說,心臟瓣膜疾病可由聽筒聽出,健康民眾參與嘉年華可提前發現癥狀,及早轉回醫院治療,這是國民健康概念。

在場醫師協助及早發現心音異常,心臟血管中心指出,國內65歲以上民眾約5%患有主動脈瓣狹窄,75歲以上重度患者盛行率達3.4%,先天性雙葉主動脈瓣患者更可能在50歲就出現瓣膜鈣化與血流阻塞,導致胸悶、暈厥甚至猝死,提醒民眾警覺高齡化心臟危機。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超人醫師」徐超斌與世長辭,他生前最常說:「我是大帥哥醫師!」拉近不少醫病距離。(取自南迴基金會)

李惠芬/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台東人看「超人醫師」徐超斌,就像是看到一道曙光。找他看病,如同家人般話語:「不要謝謝醫師,要說謝謝大帥哥醫師」,常逗一堆病人跟著笑,而他是笑得最開心那一位。

從小在台東長大的女孩凱伊,在社群上留言:我是一個從小在偏鄉長大的孩子。小時候身體虛弱,但那時候醫療資源不足,常常需要開兩個小時的車到大醫院就診。

在那樣的環境裡,徐超斌醫師的出現,就像一道曙光。還記得小時候常常生病,也因為調皮出現一些小狀況,比如有次被BB彈卡住,也是他幫忙解決。徐超斌在看診時的親切,像是長輩般關心著:「在學校讀書怎麼樣?要繼續保持喔!」

徐超斌創辦了「方舟教室」。凱伊放學後,與一群孩子在一起,在那裡彈奏樂器、學習說母語、寫功課。凱伊說,那裡有藍藍的天空、木桌上歪歪斜斜的字跡,還有孩子們的笑聲。「那不是一個普通的教室,而是一個承載夢想的地方」。她說,徐超斌守護的不只是醫療,還有偏鄉孩子們的夢想、教育,甚至是未來。

如今小女孩長大,凱伊因從小受到的徐超斌的幫助,點燃她心裡小小的火苗,她說那時就在日記寫著:「長大要成為一位醫事人員。」這一路跌跌撞撞,雖然不容易,但到現在,凱伊真的從醫學院畢業了。

徐超斌(右一)創辦了「方舟教室」,讓許多小朋友有地方可以學習,他的無私奉獻,讓偏鄉孩子承載他們的夢想、教育,甚至是未來。(取自凱伊IG)

原本凱伊想著,如果有一天遇見他,想把這段故事告訴他,告訴他曾經守護的小小孩長大了,也親口對他說聲謝謝,但現在已經來不及了,她說:「心裡真的很捨不得,但同時又覺得,徐超斌醫師終於可以好好休息了」。謝謝您,徐醫師。謝謝您,永遠的大帥哥。

眼科醫師蔡瑞芳表示,19日正在台東大鳥文健站和台灣防盲基金會為台東的偏鄉義診,聽到超人醫師去世時,更能體會到這裡交通、醫療支援均非常缺乏的地方,病人生病就醫是一個大難題,而定期將儀器、設備及相關人員,包括醫師帶入偏鄉,是暫時解決醫療資源不足的問題。

南迴診所執行院長高元醫師今(20)日婉拒採訪,他希望媒體多報導學長徐超斌的故事。他與「超人醫師」同為原民出身、奇美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回鄉繼續守護家鄉人的健康。

南迴基金會指出,徐超斌後來意識到,「南迴更缺乏的是居家醫療。」許多長輩因行動不便無法看診,因此轉而推動「行動醫療中心」。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