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外泌體文獻 網路分享


訊聯集團董事長蔡政憲仿效半導體晶圓代工(Foundry)模式,成功進軍外泌體海外市場。

深入分析,訊聯能抓住這股外泌體熱潮,靠的是蔡政憲對產業生態敏銳的觀察力及AI的助力。蔡政憲表示,品牌並非台灣的強項,反觀,台積電專心做研發與製造,顧好品質、良率,就可以做到晶圓代工(Foundry)世界第一,那就仿效台積電,成為外泌體美妝保養品的Foundry廠商,專心做好研發與製造。「我們的客戶已經累積近1千家,證明這個商業模式沒有錯!」蔡政憲自豪地說。

不過,要成為外泌體的台積電,其實並不容易,需要吸納各種的人才。蔡政憲直言,不管是人類、動物或植物的外泌體,訊聯都可以根據客戶的需求,開發出有效的配方,也就是不管材料是矽晶圓、砷化鎵或碳化矽,訊聯都有能力做出最終晶片產品。不單如此,台積電有材料、化學、電機、製程、AI等各領域的專家,訊聯也是廣納各方面的人才,這是訊聯有別於同業的強項。

短短幾年,外泌體相關業務對訊聯營收的貢獻度,已經逼近15%。蔡政憲透露,外泌體的貢獻度還會持續攀升,有朝一日突破50%,他也不意外!「透過AI的輔助,訊聯不但縮短客戶產品上市的時程,有時候還會發現意想不到的配方與有效成分,產品開發快又有效果,業績自然蒸蒸日上。」蔡政憲開心地說。

蔡政憲表示,外泌體之所以在美妝保養品受到廠商力拱,關鍵還是產品效用。打個比方,訊聯的外泌體產品就猶如航太等級的扣件,卻只擺在浴室當掛勾掛毛巾,品質及效果不言可喻!

曾創立璨圓光電的永立榮董事長簡奉任,不讓蔡政憲專美於前,緊追訊聯之後,開拓出許多國內外客戶。英雄所見略同,簡奉任同樣從半導體產業得到經營靈感,以類似「Design House」的模式,試圖以最小的資本支出創造出最大的商業價值,初步看來,似乎有效。

20250919ind001 (3)_2025-09-19.jpg
美容保養品之外,外泌體改善落髮的潛力也廣受業者看好,吸引不少診所投入相關臨床研究。(翻攝璞之妍診所官網)

簡奉任表示,並不是一種外泌體就可以適用客戶所有的需求,有些希望改善皮膚,有些希望改善頭髮,有些希望改善骨頭,「我們必須找出合適的材料,設計出不同功能性的外泌體原料。過去我們是開發出一個產品希望大家(客戶)都來用,但現在思維不一樣。我們設計客戶需要的產品,並且把它的功效性優化到最高。產品有差異化,客戶就容易做差異化行銷。」

話雖如此,並不是所有的客戶都有能力針對原料進行差異化,而遇到這樣的問題,永立榮也有解決之道。「聯發科的天璣9500晶片研發費用,可能不是小米一家公司可以負擔,但天璣9500效能非常優異,可以讓OPPO等手機品牌廠商共用,客戶自己在外型或其他硬體設備做差異化即可。」簡奉任意有所指地說。

簡奉任強調,永立榮係專注在外泌體原料的研發、製造、功效驗證等,客戶如果有需要,就委託符合政府規範的廠商生產終端美妝保養品或毛髮保健產品。隨著資料庫越來越豐富與AI技術的輔助,已具備快速設計功能性外泌體配方的能力,因為大幅提升客戶對市場反應速度,接單能力也增強。

20250919ind001 (1)_2025-09-19.jpg

據了解,在美容保養品市場插旗成功後,永立榮未來將鎖定保健食品、再生醫療(海外)、寵物應用及醫療器材等市場。簡奉任表示,美容保養品是目前永立榮最大的成長動能,接下來則可能是保健食品。與亞馬生醫合作的保健食品預計今年10月上市。

「永立榮已經在台灣、中國及東南亞站穩腳步,接下來東北亞也有機會突破。樂觀看待,明年就有機會看到竹北『外泌體創研先導製造中心』產能稼動率維持在相當高的水準。」簡奉任充滿自信地說。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2025.09.25 05:28 臺北時間

財經理財

訊聯集團董事長蔡政憲仿效半導體晶圓代工(Foundry)模式,成功進軍外泌體海外市場。
訊聯集團董事長蔡政憲仿效半導體晶圓代工(Foundry)模式,成功進軍外泌體海外市場。

在訊聯、永立榮、艾萬霖、聖安等眾多再生醫學相關業者中,訊聯應該是在美容保養品相關產品的業務開拓,成果最豐碩的公司之一,在短短2年內就順利在12個國家插旗成功,累積近千名客戶。 深入分析,訊聯之所以能抓住這股外泌體熱潮,靠的是董事長蔡政憲對產業生態敏銳的觀察力及AI的助力。

蔡政憲表示,品牌並非台灣的強項,反觀,台積電專心做研發與製造,顧好品質、良率,就可以做到晶圓代工(Foundry)世界第一。那我們(訊聯)就仿效台積電,成為外泌體美妝保養品的Foundry廠商,專心最好研發與製造。「我們的客戶已經累積近1000家,證明這個商業模式沒有錯!」蔡政憲自豪地說。

蔡政憲補充說道,台灣有很多非常聰明的醫生,他們的腦袋裡面充滿了許多對於產品開發或產業發展非常棒的想法,而他們就像是聯發科一樣的IC設計公司,透過訊聯幫他們落實他們的想法、點子。

不過,要成為外泌體的台積電,其實並不容易,需要吸納各種的人才。蔡政憲直言,不管是人類、動物或植物的外泌體,訊聯都可以根據客戶的需求,開發出有效的配方,也就是不管材料是矽晶圓、砷化鎵或碳化矽,訊聯都有能力做出最終晶片產品。不單如此,台積電有材料、化學、電機、製程、AI等各領域的專家,訊聯也是廣納各方面的人才,這是訊聯有別於同業的強項。

20250919ind001 (3)_2025-09-19.jpg
美容保養品之外,外泌體改善落髮的潛力也廣受業者看好,吸引不少診所投入相關臨床研究。

短短幾年,外泌體相關業務對訊聯營收的貢獻度,已經逼近15%。蔡政憲透露,外泌體的貢獻度還會持續攀升,有朝一日,突破50%,他也不意外!「透過AI的輔助,訊聯不但縮短客戶產品上市的時程,有時候還會發現意想不到的配方與有效成分,產品開發快又有效果,業績自然蒸蒸日上。」蔡政憲開心地說。

蔡政憲表示,外泌體之所以在美妝保養品及護髮領域受到廠商力拱,關鍵其實還是產品究竟有沒有效。打個比方,訊聯的外泌體產品就猶如航太等級的扣件,但卻只擺在浴室當掛勾掛毛巾,品質及效果不言可喻!「在皮膚保養及毛髮保健等應用方面,台灣走得非常的前面,競爭力非常強。」蔡政憲驕傲地說。

訊聯將外泌體的研發能量應用在美容保養品領域,短短1、2年就對現金流帶來具體的正面貢獻。蔡政憲表示,訊聯並沒有放棄外泌體藥物的開發,有關乾眼症治療的臨床試驗依舊持續在進行,現階段將相關技術的應用轉戰美容保養品領域,正好可以借用金牛事業來支持藥物開發的資金需求,形成一個正向的循環。

更新時間|2025.09.25 05:29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訊聯集團董事長蔡政憲仿效半導體晶圓代工(Foundry)模式,成功進軍外泌體海外市場。

在訊聯、永立榮、艾萬霖、聖安等眾多再生醫學相關業者中,訊聯應該是在美容保養品相關產品的業務開拓,成果最豐碩的公司之一,在短短2年內就順利在12個國家插旗成功,累積近千名客戶。 深入分析,訊聯之所以能抓住這股外泌體熱潮,靠的是董事長蔡政憲對產業生態敏銳的觀察力及AI的助力。

蔡政憲表示,品牌並非台灣的強項,反觀,台積電專心做研發與製造,顧好品質、良率,就可以做到晶圓代工(Foundry)世界第一。那我們(訊聯)就仿效台積電,成為外泌體美妝保養品的Foundry廠商,專心最好研發與製造。「我們的客戶已經累積近1000家,證明這個商業模式沒有錯!」蔡政憲自豪地說。

蔡政憲補充說道,台灣有很多非常聰明的醫生,他們的腦袋裡面充滿了許多對於產品開發或產業發展非常棒的想法,而他們就像是聯發科一樣的IC設計公司,透過訊聯幫他們落實他們的想法、點子。

不過,要成為外泌體的台積電,其實並不容易,需要吸納各種的人才。蔡政憲直言,不管是人類、動物或植物的外泌體,訊聯都可以根據客戶的需求,開發出有效的配方,也就是不管材料是矽晶圓、砷化鎵或碳化矽,訊聯都有能力做出最終晶片產品。不單如此,台積電有材料、化學、電機、製程、AI等各領域的專家,訊聯也是廣納各方面的人才,這是訊聯有別於同業的強項。

美容保養品之外,外泌體改善落髮的潛力也廣受業者看好,吸引不少診所投入相關臨床研究。

短短幾年,外泌體相關業務對訊聯營收的貢獻度,已經逼近15%。蔡政憲透露,外泌體的貢獻度還會持續攀升,有朝一日,突破50%,他也不意外!「透過AI的輔助,訊聯不但縮短客戶產品上市的時程,有時候還會發現意想不到的配方與有效成分,產品開發快又有效果,業績自然蒸蒸日上。」蔡政憲開心地說。

蔡政憲表示,外泌體之所以在美妝保養品及護髮領域受到廠商力拱,關鍵其實還是產品究竟有沒有效。打個比方,訊聯的外泌體產品就猶如航太等級的扣件,但卻只擺在浴室當掛勾掛毛巾,品質及效果不言可喻!「在皮膚保養及毛髮保健等應用方面,台灣走得非常的前面,競爭力非常強。」蔡政憲驕傲地說。

訊聯將外泌體的研發能量應用在美容保養品領域,短短1、2年就對現金流帶來具體的正面貢獻。蔡政憲表示,訊聯並沒有放棄外泌體藥物的開發,有關乾眼症治療的臨床試驗依舊持續在進行,現階段將相關技術的應用轉戰美容保養品領域,正好可以借用金牛事業來支持藥物開發的資金需求,形成一個正向的循環。

加鏡LINE新聞不漏接
外泌體狂潮來襲2/外泌體客制差異化大商機 永立榮厚實美妝資料庫劍指醫療領域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外泌體能為我們做什麼?四大熱門領域都有精彩發現!

外泌體毫無疑問是近年最熱門的醫美話題,之所以受到關注,正是因為它具備極高生物相容性,富含蛋白質、生長因子與miRNA,能精準傳遞修復訊號,啟動細胞間的再生對話,作用有如「修復小包裹」幫助肌膚與組織修復,可運用在不同領域。

9月28日「外泌體再生醫美大師論壇」特別邀請到跨科別醫師專家擔任座長,包括英爵醫美診所吳英俊總院長、美麗境界皮膚美容診所曾忠仁主任、彭賢禮皮膚科診所彭賢禮院長、臺灣醫用雷射光電學會理事長胡倩婷醫師、高雄醫學大學中和紀念醫院婦產部龍震宇部長、以及高醫岡山醫院整形外科賴雅薇主任,參與的6大醫學會包括:中華民國美容醫學醫學會、台灣皮膚暨美容外科醫學會、台灣美容外科醫學會、台灣微整形美容醫學會、台灣整形外科醫學會、台灣醫用雷射光電學會。

【外泌體私密美學】溫和修護的時尚密語

姿晨健康美學診所洪芝晨院長指出,女性進行產後修復或外觀改善手術,常面臨傷口癒合慢、發炎或彈性下降等問題,她將從女性私密處術後修復的臨床需求出發,分享外泌體在軟組織再生與美型再造中的應用經驗。

台北秘境美學診所沈怡岒副院長表示,私密處常見的過敏、慢性發炎或反覆感染,傳統療程僅能緩解乾澀與搔癢,深層修復效果有限。她將從私密處過敏與慢性發炎的臨床挑戰出發,探討外泌體在婦科與私密照護的臨床價值與後續研究潛力,幫助患者找回生活品質。

【生髮研究】外泌體為髮絲注入時尚再生能量

台灣植髮醫學會首任理事長、彭賢禮皮膚科診所彭賢禮院長,認為外泌體是現代醫美中不可忽略的核心趨勢,這次將帶來生髮療程的新策略!傳統療程僅針對毛囊生長,或多或少有些侷限,而外泌體同時兼具育髮(養育頭皮環境)、生髮表現,為健髮領域提供一個新興選擇!彭賢禮以「多元外泌體融合打造健髮療程創新突破」為主題,並就外泌體在生髮應用上的最新研究進展進行分享。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向榮生技-創(6794, 向榮)於 23 日舉辦改列上市前業績發表會,聚焦「幹細胞新藥研發、外泌體幹細胞分泌物、細胞生產技術服務」三大主軸,逐步建構再生醫療產業鏈。

其核心新藥「ELIXCYTE® 異體脂肪間質幹細胞製劑」目前針對兩大退化性疾病進行研發:膝骨關節炎(ELIXCYTE®-OA)與慢性腎臟病(ELIXCYTE®-CKD)。其中,膝骨關節炎新藥臺灣臨床第三期收案已進入尾聲,預計於 2026 年完成,結案後將進一步申請藥證;慢性腎臟病則已完成臺灣第一期與第二期臨床試驗審查,正邁向第三期臨床試驗申請階段,並獲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核准快速審查(Fast Track)資格。

再生醫療法」與「再生醫療製劑條例」預計於 2026 年 1 月 1 日正式施行。向榮表示,將依主管機關子法規與實施進度,配合後續規範,規劃膝骨關節炎與慢性腎臟病兩大適應症的臨時性藥證申請。

此外關於美國 FDA 核准登錄的異體細胞庫(Master File)資格,向榮表示該資格有助於建立技術基礎,並作為未來國際合作的切入點,並指出除現有適應症外,後續亦將評估擴展至巴金森氏症與老年衰弱症等與高齡化相關的疾病領域。

在新藥研發之外,向榮同步推動「外泌體幹細胞分泌物」與「細胞生產技術服務」兩大業務。外泌體產品應用於化妝保養品原料,已進入日本市場,並正拓展至韓國與東南亞。在臺灣市場方面,已與美髮連鎖集團曼都國際合作,將外泌體護髮產品導入消費通路。

細胞生產技術服務方面,向榮已取得 PIC/S GMP 細胞製劑藥品先導工廠認證,可提供 GMP 等級的細胞製劑開發、量產與 CDMO 服務,涵蓋從早期研發到後期商業化的各階段需求。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2025.09.23 17:30 臺北時間

醫美產業從不缺「話題新星」,但能長久立足的,往往不是宣傳話術,而是堅實的科學基礎。來自韓國大廠的「魔泌」(ASCE plus),短短一年半就在台灣引起市場熱議好評討論,靠的不是鋪天蓋地的廣告,而是嚴謹的國際數據與合規管理。

2013年,三位學者因發現幹細胞會分泌囊泡(即外泌體)而獲得諾貝爾醫學獎。這些過去被視為細胞運作的「副產品」,如今卻被證實是攜帶蛋白質與遺傳物質的關鍵載體,其奈米級的大小(30-200 nm),能輕易穿透細胞屏障傳遞訊息,因此被譽為「幹細胞的濃縮精華」。

「相較於幹細胞療法,外泌體不涉及細胞移植,安全性更高。」ExoCoBio魔泌品牌代理商再生醫學部曁整型外科部事業發展經理張庭瑞認為,外泌體的崛起,正好搭上高齡化社會與再生醫學的浪潮,而能成為新時代的美容保養工具。

根據BBC Research報告,全球外泌體市場預計將從2021年的9,870萬美元,以每年平均39.3%的速度成長,到2026年將可突破5.26億美元。如今除北美、歐洲之外,亞洲以韓國企業為領頭羊,正推動市場的快速擴張。

其中,魔泌的母公司ExoCoBio,早在外泌體熱潮前就投入基礎研究,不僅擁有醫藥級的GMP製造工廠,為全球領先的外泌體品牌公司,其產品更銷售至超過70個國家地區,並擁有73項專利及超過51篇外泌體應用在醫學美容範疇的國際期刊發表、且全球超過220萬成功案例,光今年就將近100萬的成功案例分享。張庭瑞說:「在外泌體應用領域,魔泌走得很最前面。」這份前瞻性,正是其脫穎而出的關鍵。

20250923mkt007-01
魔泌以GMP藥物等級的生產標準,擁有最多的國際文獻與專利技術認證,從原料到行銷都嚴格符合法規。

事實上,魔泌能快速脫穎而出,關鍵在於其高含金量的技術。

首先,魔泌的核心成分來自於植物,且不同於傳統「破壞式萃取」,透過專利方式讓大馬士革玫瑰的幹細胞自行分泌外泌體,以確保成分的純淨與高品質。

其次,使用專利ExoSCRT ®高純化技術,可保留高達99.98%的純度,並有效避免超高離心造成的結構破壞,完整保留外泌體的活性。

最後,魔泌採用的冷凍乾燥技術更是顛覆性的創新,是以凍晶保存方式,品質更穩定、安全且效果可維持較久。張庭瑞補充:「維持外泌體的穩定與可控性,是魔泌投入巨額研發經費的根本原因,這也是對產品負責任的表現。」

20250923mkt007-02
高齡化社會與再生醫學的浪潮崛起,促使安全性較高的魔泌外泌體成為新時代的美容保養工具。

外泌體的應用在全球仍屬新興領域,不少產品因宣稱療效或來源不明而受到質疑。魔泌選擇以「化妝品」定位,嚴格遵守規範,僅限於塗抹方式使用,並未涉及注射或靜脈輸液。

這種看似保守的策略,短期內或許限制其應用範疇,但從長遠來看卻是品牌建立信任的關鍵。「法規不是阻力,而是護城河。」張庭瑞強調,唯有合法,品牌才能被全球多國所接受,建立穩固的市場地位。

從臨床使用上來看,魔泌經常與雷射、微針、脈衝光等療程搭配使用,協助肌膚的修護與保養。除了臉部,產品也涵蓋頭皮與女性私密處保養,建立「全方位護理」的品牌形象。

目前,魔泌已進駐國內超過400間專業院所,涵蓋皮膚科、整形外科、植髮中心與婦產科診所等,其安全與品質深獲醫師與消費者信賴,市場反應持續看好。

魔泌的成功,並非偶然,不僅以GMP藥物等級的生產標準,擁有最多的國際文獻與專利技術認證,且從原料到行銷都嚴格符合法規。張庭瑞說:「魔泌的每一步都有科學與數據支持,禁得起檢驗。」

在醫美市場,過度渲染或許能帶來短暫的話題熱度,但唯有「專業」與「合規」才能換來長久的信任。魔泌的崛起,正是科學導向的品牌如何在市場亂流中,穩步建立全球地位的最佳寫照。

20250923mkt007-03
魔泌經常與雷射、微針、脈衝光等療程搭配使用,協助肌膚的修護與保養;產品也涵蓋頭皮與女性私密處保養,建立「全方位護理」的品牌形象。

更新時間|2025.09.23 17:30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向榮生技 10 月中旬轉上市,暫定承銷價 50.8 元

去年創新板掛牌上市的向榮生技 10 月中旬改列上市,暫定承銷價 50.8 元,董事長蔡意文表示,向榮生技將成為國內首家上市一般板的再生醫學幹細胞新藥公司,目前營運模式鎖定幹細胞新藥研發、外泌體幹細胞分泌物、細胞生產技術服務等三大主軸。

向榮生技今天舉辦媒體茶敘。向榮生技以「異體幹細胞」為新藥研發主軸,目前有膝骨關節炎、慢性腎臟病、眼部疾病與困難傷口四大新藥研發;向榮生技前十大股東持股比例為59.37%,主要法人股東最大持股為君綺生醫、其次為鑫陽鋼鐵,另外還有曼都國際、妮傲絲翠等。

蔡意文表示,目前膝骨關節炎新藥研發已進入台灣臨床三期收案尾聲,2026年完成試驗,並等結案審查結果後申請藥證。

慢性腎臟病也已完成台灣一與二期臨床試驗結案審查,朝臨床三期申請邁進;慢性腎臟病新藥研發更取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快速審查(Fast Track)資格,她表示,FDA此項資格主要針對尚未滿足醫療需求的嚴重疾病,目的是加速創新療法的開發與審查過程。

她指出,台灣「再生醫療法」與「再生醫療製劑條例」2026年實施,已完成臨床二期的細胞製劑,可申請附款許可的臨時性藥證,將密切配合主管機關子法規與實施進度,爭取膝骨關節炎與慢性腎臟病兩大適應症的臨時性藥證。

除了新藥研發外,向榮同步經營「外泌體幹細胞分泌物」與「細胞生產技術服務」雙主軸業務,營業收入近年穩步提升;外泌體幹細胞分泌物具備專利製程與穩定供應能力,主要作為化妝保養品原料使用,產品已成功外銷至日本市場,並持續拓展至韓國、東南亞等海外地區。

蔡意文說,在國內市場與美髮連鎖集團曼都國際建立策略聯盟,以廣大通路網絡,將外泌體護髮產品推廣至更多消費族群,也預計將此產品推展至寵物市場。而在細胞生產技術服務方面,公司已取得PIC/S GMP細胞製劑藥品先導工廠認證,可提供GMP等級細胞製劑開發、量產與CDMO委託製造及品管檢測等服務。

(作者:何秀玲;首圖來源:向榮生技

延伸閱讀: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2025/9/20 12:31(9/20 14:40 更新)



示意圖。(圖取自Pixabay圖庫)

(中央社台北20日電)前民眾黨籍立委吳欣盈提告請求超基因公司返還幹細胞及用於提取幹細胞的臍帶血等原物,北院判僅須返還幹細胞,超基因認為獲勝訴判決,感謝法院專業審慎釐清事實與法律真相並表達敬意。

吳欣盈產子後,委託超基因儲存幹細胞,但雙方就合約發生爭執,吳欣盈要求返還「4寶(臍帶血、胎盤、羊膜與臍帶)」及從中擷取的種源幹細胞、已增殖的間質幹細胞未果,去年向台灣台北地方法院提告終止委任契約訴訟。

超基因表示,始終願返還幹細胞,但無法返還臍帶血、胎盤、羊膜與臍帶原物;北院18日判決,超基因公司僅須返還幹細胞,其餘之訴駁回,可上訴。

超基因發布聲明稿表示,本案審理期間,雖承受外界部分誤解與壓力,始終堅持依法處理並恪守契約精神,努力維護儲存家庭權益與資料安全。

超基因說,本案爭點包括臍帶血、胎盤、羊膜與臍帶等生物材料是否應「原物返還」,也暴露吳欣盈對再生醫療專業程序理解不足。

超基因表示,依契約委託保存標的是「分離後的幹細胞」,而非臍帶血或胎盤等原始組織本體。幹細胞分離與製備過程中,原始組織會被消耗,並依法令規定作為醫療廢棄物妥善處理,無返還可能,公司依法依約完成所有程序。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訂閱

超基因說,出於善意,本案審理時曾主動提供提領幹細胞申請單,並願協助返還,但原告仍未依約完成申請程序。

超基因表示,再生醫療所能長期保存並具醫療應用價值者,是經專業分離與製備後的「幹細胞」,而非原始臍帶血、胎盤或羊膜等組織本體,唯有建立正確知識與觀念,才能避免誤解,並將再生醫療專業成果,真正運用於守護健康、造福家庭。(編輯:李明宗)1140920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近年外泌體在國際生技研發領域備受關注,逐步被應用於化妝品與相關產業原料。蘑法生技推出獨家專利平台技術研發的外泌體原料【eExo-GMI®】,並完成國際化妝品成分命名(INCI)登錄,為全球首款以特定蛋白質包埋進食用酵母胞外囊泡並具專利製程的外泌體成分,具備穩定性與來源可追溯性,提供業界一項新選擇。

蘑法生技/提供


產品規格標準化,強調來源與結構透明性


據蘑法生技總經理許瑞祥表示,eExo-GMI®的特點在於其來源清楚、結構明確,並透過專利製程獲得高純度奈米級外泌體,已取得第三方檢測報告,並具安全性數據供參。其外泌體結構經電鏡觀察顯示具雙層膜特性,並維持一定物理穩定性,有助於後續應用開發。


二十年耕耘,跨足工程外泌體平台研發


蘑法生技長期投入蛋白質與胞外囊泡領域的研究,累積超過30篇國際學術發表成果,並以工程外泌體作為新世代研發平台。公司表示,其專利技術已優化原料在穩定性與純度等方面的製備流程,並持續以科學方法驗證與優化產品規格,致力於推動台灣在外泌體應用產業的國際能見度。


2025亞洲生技大展參展預告


蘑法生技將於7月24日至27日參與「2025亞洲生技大展」,地點為台北南港展覽館1館四樓,展位編號M320。今年參展主題為【蘑法二十 蛻變創新–靈芝外泌體】,現場將展示其在外泌體原料應用上的最新成果,並邀請產業界人士蒞臨交流。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朱代東/花蓮報導

圖:林欣榮院長致詞感恩美國、新加坡的專家與臺灣的專家交流經驗/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慈濟醫療法人東區脊髓損傷重建中心與花蓮慈濟醫院舉辦「神經外科脊髓重建國際研討會」,由美國、新加坡及臺灣臨床專家從脊髓電刺激、幹細胞與疼痛治療,探討脊髓損傷治療的創新突破,透過跨國傷友治療實例經驗交流,希望可以幫助到更多的傷友站起來、走路,重建生活自理的能力,找回生命的尊嚴。

花蓮慈濟醫院神經外科部自2019年6月導入脊髓電刺激器植入手術幫助脊髓損傷病人,之後在2021年11月完成第一例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回輸手術,幫助癱瘓5年的脊髓損傷病友站起來。「行走」對於脊髓損傷病人,不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目標。

9月20日上午在花蓮慈濟院舉辦的「神經外科脊髓重建國際研討會」,林欣榮院長蒞會致詞,並感恩美國、新加坡的專家與臺灣的專家交流經驗,他認為透過新科技的幫忙,以及針對傷友個別設計的中西醫復健療程,能對給傷友最大的幫助。

在脊髓電刺激領域,由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神經外科系David Darrow 教授主講「脊髓損傷後功能恢復的硬膜外脊髓電刺激:轉譯醫學進展與臨床觀察」、新加坡國家神經科學中心神經外科部Wan Kai Rui醫師主講「脊髓電刺激於脊髓損傷之應用與角色」以及花蓮慈濟醫院神經外科部主任蔡昇宗教授主講「應用於上肢運動功能受損脊髓損傷的硬膜外脊髓電刺激」。

關於脊髓電刺激在脊髓損傷患者的臨床應用與研究,David Darrow 教授與團隊是在2017年開始試驗,但他指出,事實上早在1977年就有研究顯示晶片刺激對恢復脊髓部分功能有幫助。他詳細地分享臨床受試者在治療後的反應以及研究發現,包括電極與接觸配置、頻率的調整,依照受試者主觀評分與客觀數據建立模式,安全與能量管理等等。讓與會學員收穫滿滿。

Wan Kai Rui醫師認為脊髓電刺激技術是一項令人興奮的新技術,她也指出在許多研究團隊的成功案例顯示,在脊椎植入電刺激晶片,結合物理治療,病人在站立、甚至行走等運動功能和感覺上都有驚人的改善。儘管治療計畫必須針對病人各自的生活、併發症制定,並進行個人化調整,充滿挑戰,卻也使脊髓損傷從「無法解決的醫療狀況」重新定義為「可解決的科技問題」。

在臺灣最早引進脊髓電刺激術的蔡昇宗主任也指出,電晶片不僅是啟動脊髓網絡,更希望促成更高階網絡重建。手術時,逐一測試電極接觸點,觀察是否能誘發目標肌群(包含臀肌、下肢肌群)的收縮與肌電圖(EMG)增強,並依近端/遠端接觸反應調整。在臨床應用層面,針對仍有殘存運動但站立/行走困難的脊損傷傷友,以脊髓電刺激輔助;對軀幹控制差者,結合電刺激、軀幹及骨盆訓練等混合療法,以改善坐姿穩定;在改善上肢功能上,可以電極強化慣用手功能。

下半場,由光田綜合醫院院長陳子勇主講「細胞治療在脊髓損傷的臨床應用經驗與心得」、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微創脊椎神經外科主任邱正迪主講「脊髓損傷的幹細胞與再生治療」、花蓮慈濟醫院疼痛科主任王柏凱主講「脊髓損傷後的疼痛治療臨床經驗分享」。

陳子勇院長指出,自2020年至今共治療36位頸椎與胸椎的病人, 因治療過程中發現合併腦部受傷的個案腦部反應亦有改善,因此幹細胞治療應可將適應症擴展至腦損傷的細胞治療。他除詳細的說明治療時的臨床手術與給藥流程,也分享多位個案在治療後的進展。

邱正迪主任分享近幾年來,中醫大附醫應用細胞治療幫助脊髓損傷病人的成效及經驗,也提出團隊開發以外泌體作為載體的動物研究發現,易於穿過血腦屏障與脊髓屏障,優於靜脈注射的幹細胞,目前 已申請美國專利,具臨床轉譯優勢。他還分享目前執行的脊髓電刺激手術,對傷友有很明顯的幫助,他很感謝蔡昇宗主任對此療法的指導,同時他強調脊髓損傷治療應把握「越早開越好」的原則,建議在受傷後三十六個月內介入,以期獲得最佳預後。

王柏凱主任指出,脊損傷友常伴隨疼痛,特別是脊髓受傷卻未完全失去功能的傷友,因此神經性疼痛治療可以幫助傷友減輕病苦,而在這領域,他也持續與蔡昇宗主任合作,希望疼痛團隊可以帶給傷友更多的幫助。

最後由傷友曾洺哲分享他的故事「我從脊髓損傷學到的事:一個病人也是一個推動者」,他是第12胸椎、第1腰椎骨折的傷友,去年一月底因為一輛突然迴轉的車讓他閃避不及重創,送醫途中下肢即失去知覺,到院後由骨科主任吳文田緊急開刀,為他清除血塊及骨頭碎片避免神經長時間壓迫更加受損。術後轉往脊髓損傷神經中心,由蔡昇宗主任接手,搶在傷後一年的黃金期治療。如今他拄著拐杖行走自如。有護理背景的他成為東區脊髓損傷醫療重建中心個案管理師,成為傷友的輔導老師。他的故事鼓勵著醫療團隊,也贏得與會者掌聲。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