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衝擊全球生技醫療產業! 勤業眾信揭示3大挑戰與AI轉型契機 | 鉅亨網 – 台股

by 健康編輯
0 comment


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今(22)日發布《2025 生命科技與醫療照護產業展望》報告,指出全球生技醫療產業正面臨三大核心挑戰:創新研發時程冗長、研發成本居高不下,以及醫療系統人力短缺。報告強調,數位轉型,尤其是雲端技術與人工智慧(AI)的導入,將成為推動產業效率與創新的關鍵動能。

關稅衝擊全球生技醫療產業! 勤業眾信揭示3大挑戰與AI轉型契機。(圖: shutterstock)

近期美國總統川普針對藥品進口表達強硬關稅立場,引發全球製藥產業高度關注。若相關政策付諸實行,將對全球生技醫療供應鏈與貿易格局造成重大衝擊,迫使企業重新思考生產與研發佈局。


勤業眾信生技醫療產業負責人陳重成資深會計師指出,全球生命科技企業正積極導入 AI 與數位孿生技術,以因應研發流程冗長與失敗率高的挑戰。以 Sanofi 為例,該公司運用數位孿生技術與 AI 預測模型,成功將新藥研發週期由數週縮短至數小時。勤業眾信預估,未來五年內,生技企業在 AI 領域的投入可望促進最多達 11% 的跨部門營收成長。

AI 技術不僅能降低研發成本,亦可簡化後端營運流程,提升客戶自助服務能力。生成式 AI 的整合更進一步強化個人工作效率與生產力,成為企業數位轉型的重要支柱。

自 2019 年疫情爆發以來,全球對生技醫療與醫材產品的需求急速上升,促使產業加速轉向委託開發與製造服務(CDMO)模式。此一模式強調效率與專業分工,成為新藥開發的重要支援力量。台灣 CDMO 廠商也順勢擴大產能,憑藉製藥技術與研發實力,積極參與全球供應鏈重塑。

勤業眾信生命科技產業負責人周仕杰資深會計師指出,全球醫療體系正面臨三大壓力:醫護人力短缺與職業倦怠、技術更新加速,以及患者需求日益多元。報告顯示,約九成受訪高階主管預期數位技術在 2025 年將加速應用,其中逾五成認為此波轉型將對企業產生深遠影響。

AI 與機器學習已成提升行政與臨床效率的關鍵工具,並與政府「健康台灣深耕」及「三高防治 888」政策方向相呼應。衛福部亦於 113 年 9 月啟動「負責任 AI 執行中心」,聚焦透明原則、資安防護與生命週期治理,協助醫療機構建立合規驗證與監理框架。

勤業眾信醫療照護產業負責人陳鴻棋資深執行副總經理指出,生成式 AI 已能協助處理病歷整理、費用審核等繁瑣行政作業,讓醫療人員專注於臨床工作。下一階段的「代理式 AI」(Agentic AI)具備自主執行多步驟流程的能力,可在合規與安全機制下自動化執行端到端任務,全面提升醫療照護效益。

根據 Deloitte US 醫療解決方案中心模型顯示,若能有效導入 AI 工具,每位護理人員每年可節省約 240 至 400 小時工作時間。現有數位工具已能減少護士約 20% 的行政作業時間,有助於提升病患照護品質。

台灣 65 歲以上人口比例即將突破 20%,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行政院於今年三月與四月分別推動「健康台灣深耕計畫」與「三高防治 888 計畫」,前者聚焦改善醫療環境、培育人才與推動智慧科技應用,後者則著重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慢性病的預防與管理。

2025 年生技醫療政策重點將放在預防醫學與 AI 技術應用,藉由 AI 協助臨床優化照護流程與提升效率,改善整體醫療環境。面對全球貿易變局與本土高齡化挑戰,AI 與雲端技術不僅重塑海外藥廠供應鏈策略,也為台灣打造智慧預防醫學、生技製造升級與跨國合作的新契機。



Source link

Related Posts

Leave a Comment